汉钟离,汉是指汉朝,钟离是两字的字姓复姓,像司马、诸葛、司徒、夏侯等等,汉钟离姓钟离,人名号做一字权字,钟离权。汉钟离虽然排在八仙的第二位,若是画图画,一爿四仙,左爿头仙是李铁拐,右爿头仙就是汉钟离。据说钟离权字寂道,号和谷子,又号王阳子、云房先生。伊出世的时节, 老母日时日梦见一个天神,行入来房内,自己说伊是上古的黄神氏,要来这搭转世托生,一时房内金光灿烂,像是着火烧,逐个大惊失色,不知如何是好,突然听见房内“呜呀呜呀”幼 仔咧吼,都是夫人生一个打捕囝。钟离府中又再添丁,逐个都来祝贺,又听见说 仔出世的时节金光闪闪,都认为是祥瑞之气,大吉大利,这个 仔一定很贵气。这个钟离权也确实合别人没相同,一出世,见风凸凸大,像三岁 仔同款,又生做很福相,头壳圆圆,天庭很开阔,耳仔大对,目眉很长,鼻锥目锥,只是不哭不笑,不饮不吃,目 将人赤赤看,直到第七日,才忽然开嘴说:“身游紫府,名书玉京”。紫府和玉京都是玉皇大帝的所在名,这个出世七日的 仔自己说伊去游了紫府,又在玉京看着伊的名字,可见不是一般的凡人。自从伊开嘴说话了后,就合正常的 仔同款了,只是伊很会晓得轻重,心里像是有一支称,共伊取名叫权很合适,权就是秤锤。钟离权大汉了后,身长八尺,相貌堂堂,汉朝没实行科举,做官靠人举荐,钟离权就让人推荐去做官,封做谏议大夫。当时吐蕃造反,吐蕃就是西藏,朝廷要派兵去镇压。钟离权请命出征,朝中的奸臣惊伊出征打仗会立大功,就迢工选2万名兵丁给伊。钟离权带兵,逢山开路,遇水搭船,一路行军,拖拖拉拉,望吐蕃而来。怎么说拖拖拉拉,没讲浩浩荡荡?因为这些兵,老的嘴须到肚脐,幼的说话还臭奶滓,有的咳佝痰诛,有的摆脚瘸手,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老弱病残的早就应该遣送复员的毫无战斗力的士兵。这队士兵,虽然有2万人,行军自然是拖拖拉拉。钟离权气呀没法,慢慢行慢慢拖,行到吐蕃地界,已经筋疲力尽,吐蕃兵宽宽坐咧等,军事上叫做以逸待劳,头一阵就将钟离权的兵冲垮,钟离权匆促没法应战,赶紧撤退,收拾残兵,安营扎寨。到晚,吐蕃兵又一直来骚扰,一暝到光,三不五时就擂鼓呐喊,就此你惊呀 得,起来预防劫营,直到天要光,人当爱 ,吐蕃兵才真实冲来劫营,这下就更加惨,全军覆没。钟离权骑一只马突围,落荒而逃,走入一个山谷,迷失了方向。路很歹行,钟离权落马,将马拖到一个树林边,伫着一个胡僧,胡僧就是蕃仔和尚,目 罗罗,嘴须赤赤,钟离权问伊这是什么所在,伊说,这是东华先生的所在,东华先生就住在这搭,说了做伊去。钟离权自己一个茫茫踅,又再伫着一个老人,嘴须白白, 一支拐,对钟离权说,来者莫非是汉大将军钟离权?钟离权大惊,知影伫着异人了,就恭恭敬敬回答说,在下正是钟离权。老人说,老夫王玄甫,人称东华先生。将军兵败至此,算是有缘,何不就在此山学道?钟离权知回朝一定没好结果,既然在山中伫着仙神般的人物,就跟东华先生王玄甫修炼,学习长生不老之术和青龙剑法,后来又得到几位神仙的帮助,终于得成正果,被玉帝封为“太极左宫真人”,人还是习惯叫伊汉钟离,形象是头梳双髻,赤面长须,袒胸露肚,手摇一支芭蕉扇,自称金重见,就是钟离权重新出现的意思。这个形象,一直保留到现在。其实,汉朝并没一个钟离权的将军,只有一个钟离昧,是项羽手下的大将。项羽自刎乌江,钟离昧投靠好朋友韩信,让刘邦知影,韩信逼钟离昧自杀,大概是将钟离昧当作钟离权,但是,道家却将钟离权当作祖师爷。
汉钟离简介
钟离权姓钟离,生卒年约(公元168.农历7月27日-256)东魏晋时期人物,中国民间及道教传说中的神仙。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名权,字云房,一字寂道,号正阳子,又号和谷子,汉咸阳人。 因为原型为东汉大将,故又被称做汉钟离。
少工文学,尤喜草圣,身长八尺,官至大将军。后因兵败入,乃隐于晋州羊角山。道成,束双,衣槲叶。自称“天下都散汉钟离权”。全真道尊他为“正阳祖师”。后列为全真北宗第二祖。亦为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他受铁拐李点化,上山学道。下山后又飞剑斩虎,点金济众。最后与兄简同日上天。度吕纯阳而去。元世祖尊其为正阳开悟传道真君,元武宗又尊为正阳开悟传道重教帝君,相传于北宋时期聚仙会时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列入八仙。贵州赤水二郎坝成极阴绝地,居住者后人渐衰而绝嗣。
钟离权在八仙之中成仙较早,名气较大,钟离权曾经十试吕洞宾,度吕成仙,还传授吕“点石成金”的道法。也因为此法,钟、吕受到民间的崇奉,认为有护佑金矿、财运的功能。
扩展资料:
早在元代,八仙的故事已被搬上舞台,舞台上的八仙,形象生动,装扮奇异,每位神仙都有一件法宝(俗称“暗八仙”)。作为八仙核心成员之一的钟离权,其形象特征是头梳髽髻(发髻梳在头顶两旁),髯过于腹,大眼睛,红脸膛,手执扇子,袒胸露乳,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还时不时用扇子拍打几下大肚皮,以示悠闲。
据宋代《宣和书谱》记载,钟离权曾写过一幅字,自称“天下都散汉钟离权”,因此后人又称他为“汉钟离”。但一些人不知道“汉钟离”三字的出处,还以为他姓“汉”,名“钟离”。其实,“钟离”才是他的姓,“权”才是他的名。
另一些人则把“汉钟离”三字理解成汉代一个姓钟离的人,并据此编造出他的出身履历。称他是后汉燕台人,原名权,后改名觉,字寂道,号和谷子,又号正阳子、云房先生。他出身将门,父亲叫钟离章,因北征匈奴有功,被封为燕台侯。他还有一个哥哥,叫钟离简,官至中郎将。
参考资料来源:—汉钟离
汉钟离的生肖是什么
计算大概是 猪 一个
传说,他亲在生他有一位巨人忽然来家中,不久他就出生了,刚时就像三岁的样子,长相奇特,到第七天时突然说话;长大后,他仪表堂堂,在政府中担任很高的官职。不久,国家发生了战争,他受命参战,因为受到陷害,全军覆没。后来他遇到了一位神仙,遂得道成仙。 历史上的确有这样一个人物。他是唐朝(681-907年)人,还写了一些诗歌流传下来。在记载中,他是一位道士,行为放荡不羁,嗜好喝酒,衣衫不整。宋朝(960-1279年)时,他被写入官方历史中。因此,道教把他的地位抬得很高,后来的道教重要派别全真教把他奉为祖师
汉钟离是怎样成仙的?
汉钟离,原本复姓钟离,名权,字云房,天下都散汉。有人说,因为人们在称呼他的时候,称“天下都散汉钟离云房”太长了,于是把“汉”字和“钟离”二字连在一起了,就叫成了“汉钟离”。又有的人说,因为他自称自己生于汉朝,人们这才叫他“汉朝的钟离先生”,慢慢的就叫成了“汉钟离”。
汉钟离在出生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巨人破门而入。这个巨人自称是上古黄神氏,特地托生在钟离氏家。接着只见一道异光从窗口射入,长多几十丈,强烈的光线照得人睁不开眼睛。强光过后,汉钟离就出生了。可是汉钟离刚刚生出来的时候,不哭也不吃,而且一点声息都没有。直到他出生后的第七天,竟然能够一下子跃然而起,而且开口便说道:“身游紫府,名书玉京。”叫人难以理解。原来紫府和玉京,指的是天上玉皇大帝的宫殿,汉钟离一出生就说出这样的话来,表明他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将来同样会回到天上去做神仙的。因为,他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权衡东西的轻重,所以他的父亲给他取名为“权”。
汉钟离汉钟离长大之后,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加上他身材很魁梧,勇力过人,很快就得到皇上的重用,当上了中郎将。有一次,皇帝派汉钟离率军讨伐吐蕃。但是,当时的权臣梁冀怕汉钟离立了大功,权势超过自己,就只给了他三万老弱残兵。两军刚刚交锋,忽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接着天昏地暗,伸手不见五指,各方的军队都分不清敌我,一片混战。在这突如其来的混乱之中,两军人马都很惊恐。汉钟离独自骑着战马胡乱奔逃,也与自己的队伍失去了联系。战马也不再听他的使唤,一个劲的乱跑,跑呀跑呀,竟跑进的一座深山老林里。汉钟离迷失了道路,根本不知道自己到了哪里。
过了很久,天空渐渐晴朗了些,可是却已是夜晚时分了,天上出现淡淡的月亮和稀疏的星星。汉钟离凭借着这微微的星光,举目四望,想找一条路下山去,可是只见四周尽是纵横交错的小路,根本不知道哪条路才是下山的路。当他正在犹豫的时候,忽地看见一个西域僧人,头发生在额头上,穿着山草编织而成的衣服,迎面朝他走了过来。汉钟离像是找到了希望,慌忙走上前去施礼问路。
那僧人对他说:“这里离山的出口很远,我看你今夜是走不出去了,还是先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吧,我现在就可以带你到一处去歇息,请施主跟我来。”说完就在前面引路。
汉钟离喜出望外,再三道谢,就跟着僧人往前走。大概走了三五里路的样子,他们走进了一个山凹里。朦胧之中,看见前面有一个小村庄,但是看上去,仿佛这村庄是在山洞中一般。这僧人把汉钟离带到村口时就不走了,僧人对他说:“这里是正阳洞,我跟你仙缘已尽,只能带你到这里,你自己一个人进去吧。”说完,僧人合掌作一个揖,转身就不见了。
其实,这村庄本是一个山洞。汉钟离走到洞口,听到洞中寂静无声,于是就不敢冒冒失失走进去。正当他在村口徘徊时,只听到一个老人的声音说道:“你是汉钟离将军吧?既然来了,就快些进来吧。”
汉钟离暗暗吃惊,心想这个老人一定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不然,面都没有见过,怎么就知道自己的底细呢。他还没来得及回答,就出来一个老人把他引进了旁边的一间屋里。
屋里很简陋,黄泥抹的墙壁上点着一支松节照明,床是用绳子吊起来的,还在那里晃悠着。地上有几件常用的陶器,收拾得整整齐齐。不过,最惹眼的是床边的一个架子,上面放着好些书卷,书卷摆得很整齐。
汉钟离坐定之后,汉钟离请教老人的姓名,老人自称东华先生。这个名字,汉钟离打小就知道这是一位得道的真人,隐居在山中,完全与世隔绝,没想到被他在这里遇到了。汉钟离心想:这次他全军覆没,如果回去的话,肯定无法交差,再说朝内勾心斗角,互相争权夺利,人们也因为这连年的战乱,流离失所,惨不堪言。这样的世道,实在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现在他遇到了东华真人,机缘难逢,何不从师学道。于是汉钟离决心抛弃尘世,入道修行。
从此,汉钟离就拜东华先生为师,留在山里学道。东华先生传授他长生真诀和《灵宝异法》,还教他书法。汉钟离在山中学道三年,不仅道学很高,而且写得一手好字。
后来,有一天,东华先生对他说:“你的道行已经到了,可以出山了。也就是说你的内术既已成,现在应当去炼外术,去点化凡人。你出山之后,应多积功德,多累善行,以待上天征诏。就这样,汉钟离拜别了师傅,去云游四海五岳。后来,他来到了终南山的鹤岭。鹤岭上有一个岩洞,宽敞向阳。洞前又有流水经过,清澈见底。洞口四周草木葱茏,繁花缤纷。他觉得这是个好地方,便把岩洞辟为居室,并在洞口刻了“鹤岭洞天”四个草书大字,就此安居下来。
终南山离长安很近,他就不时到长安繁华的街市上去饮酒。有一次,他在承天门大街的一家酒楼里饮酒。店家给他端来最好的酒“郎官清”,他喝了几杯之后,乘着酒兴,就向酒家要了笔墨,在酒店的墙上写了几首诗,随即又题上“天下都散汉”五个字。其中有个青年看到这几个字不禁叫道:“长者不就是云房先生么?”
汉钟离觉得奇怪,回过头来,微笑地问道:“你是哪位?何以知道我的名字?”
其实,这个青年不是别人,就是他的未来的徒弟吕洞宾。他向汉钟离深深作了一个揖,并介绍说自己屡试不中,准备归隐,接着,又向他请教道行的事。
汉钟离先教吕洞宾点石成金之术,并对他说,把石头点成金子之后,就能拿去接济穷人。吕洞宾见有这样的事,就问道:“这样点石而成的金子会不会因年代的久远而变回原形呢?”
汉钟表离说:“会,但是要等到三千年之后。”
吕洞宾皱起了眉头说:“如此看来,我们不是骗了三千年以后的人吗?”
汉钟离拍手道:“说得好,凭你这心思,就可以学仙了,不知你肯不肯跟随我学道修仙呢?”
吕洞宾于是赶紧跪下拜汉钟离为师。从此,汉钟离就正式收吕洞宾为徒,精心教他道术。
有一年的秋天,汉钟离从崆峒山下回来,和吕洞宾一同在山中散步,忽见蔚蓝的天空中飘来一朵彩云,冉冉而下,降落在鹤岭山顶上。汉钟离就指着彩云对吕洞宾说:“玉帝颁下诏来了,明天要我上天去受封了,我去后,你要继续好好修炼。”
到了晚上,师徒二人一同回洞,在松明灯下,汉钟离就把他所著写的《灵宝异法十二笠》郑重地交给吕洞宾,并嘱咐他:“逢人兮莫乱说,遇友兮不须诀。”
第二天早上,空中果然就传来了悠扬的箫笙声,他们师徒二人虔诚地走出洞外,只见两位穿着彩衣的道童,各自乘着一只彩凤,飘然而下,随同下来的还有一只丹顶白鹤。汉钟离跨上鹤背,向吕洞宾挥了挥手,就在清风丽日中,和仙童一起,飞上了天空,渐去渐远,最后消失在天尽头。
汉钟离是怎么过海的?
芭蕉扇(汉钟离) 葫芦(铁拐李) 花篮(蓝采和) 荷花(何仙姑) 剑(吕洞宾) 笛子(韩湘子) 鱼鼓(张果老) 玉板(曹国舅)
道教钟祖钟离权 是怎么被改名成了汉钟离?
汉钟离是我们道教中的钟祖钟离权,他的其实是复离,名权。但流传不知道怎么的就变成了汉钟离(莫名比较顺口有没有)。
传说中有两个说法,一种说法是钟离权祖师的原型是东汉大将,所以又被称为汉钟离。另外一种说法是根据《宣和书谱》上说,钟祖曾经写过一幅字,自称是“天下都散汉钟离权”,都统、都头,“都”这个词意思是大和最,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钟离权其实是天下最大的闲散之人”,也就是说自己修炼有成,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意思。
但也正是因为这句话才出了问题,但没有办法,有的人看不懂这句话,传来传去被后人误解在“散”字之后断点,将“汉”当成了姓,也就变成了“天下都散,汉钟离权”。
这逗号点在这里,钟离权也就变成了汉钟离,就这样我们的钟离权被生生改姓了汉。
汉钟离拿的是什么扇,这扇叫什么名字?
芭蕉扇